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上海市強化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 動態調整高等沐鸣2招生結構規模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取號🔁:AA4306007-2024-001 發布日期✥:2024-03-15
滬教委高〔2024〕4號
各高等沐鸣2💃🏼:
為落實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滬委辦〔2023〕22號),引導和推動本市高校主動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結構規模🧜🏿♂️👱🏽♀️,促進人才供給更好匹配國家重大戰略和本市產業發展所需⬅️,製定《上海市強化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 動態調整高等沐鸣2招生結構規模實施方案》(以下簡稱《上海方案》,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請各高校綜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身辦學條件和發展定位以及畢業生就業等情況,對照《上海方案》總體目標要求👨👩👧,統籌學科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結構規模調整,以深化存量改革為著力點,穩妥實施招生結構規模動態調整,進一步提升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水平🧑🏼🦳👐。
附件:上海市強化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 動態調整高等沐鸣2招生結構規模實施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024年2月22日
上海市強化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 動態調整高等沐鸣2招生結構規模實施方案
為落實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滬委辦發〔2023〕22號),構建完善本市高等沐鸣2學科專業布局📐,優化人才培養結構規模,進一步提升重點領域人才精準供給水平👨🏻🦼🐈⬛,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人才供給側改革,促進供需匹配,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提升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結構規模供給能力。
2.工作原則。突出以需定供🫷🏿,主動對接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社會治理等需求趨勢,優化高等沐鸣2學科專業布局,動態調整招生結構與規模,促進供給端主動匹配需求端👩🏽🦰🧚🏿♂️。優化分類施策,擴大理工農醫類人才培養規模,加大急需領域招生計劃傾斜力度⛹🏻♀️🧘🏿,嚴控招生規模偏大、社會需求下降的專業招生規模。強化統籌聯動🤹🏽♂️,堅持政府部門統籌調控與高校自主調整相結合,促進專業設置與招生結構規模調整一體聯動。
3.主要目標🍚👨🏼🚒。到2026年📍,建立健全學科專業結構和招生規模調控聯動機製🧟♀️,推動適應市場需求的學科專業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占比進一步提高,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分類發展更加協調🥮,支撐“2+3+6+4+5”產業招生規模明顯擴大,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更加匹配。
二👪、優化調整重點領域招生結構規模
4.保持基礎學科招生規模穩中有升👳。適度增加基礎學科專業布點🎠,穩步增加理科和基礎醫科招生規模。重點引導在滬“雙一流”建設高校適度擴大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理科招生規模🦉👃🏻,加大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和直博士培養規模,保持哲學、歷史學等基礎文科招生規模總體穩定。
5.提高理工農醫招生規模和比例🧃🕺。采取增量傾斜和存量調整相結合的方式,擴大理工農醫學科專業招生規模🌲,從2023年到2026年,理工農醫學科門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占比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理工農醫專業門類本科生招生占比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提升電子與信息、交通運輸、裝備製造、土木建築、醫藥衛生等高職專科專業大類招生規模🧘🏽♀️,從2023年到2026年,理工相關專業大類在校生規模占比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
6.擴大重點產業人才招生規模💬。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引導現有培養規模偏小且缺口較大的強相關學科專業加大招生規模,引導已達到一定培養規模但仍有缺口的學科專業適當增加招生計劃🪔。
7.增加急需緊缺領域招生規模。圍繞本市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和時尚消費品等重點產業,元宇宙、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智能終端新賽道產業,以及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材料等未來產業,物聯網👉🏿、雲計算😩、智能製造、生物技術🦸♂️、新能源等緊缺領域,能源交通、公共衛生與醫藥🗜、養老護理等社會需求強的領域👗,擴大相關學科專業招生規模🤕。
8.增加專業學位招生規模和比例。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統籌發展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新設碩士學科專業以專業學位類型為主,碩士研究生增量計劃主要用於專業學位招生。力爭將碩士專業學位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加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布局,顯著增加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
9.嚴控過剩學科專業招生規模⚆。建立健全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製,綜合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校辦學條件🏊🏼♂️、考生報考意願和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情況等因素,控製藝術、管理、法學等學科門類以及部分外語類專業普通本科招生規模,調控財經商貿、文化藝術、教育與體育、旅遊等專業大類的職業本科和普通專科生招生規模。除特殊保護的專業外,對招生規模過大、增速過快、占比偏高、社會需求不足、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偏低的專業予以調整,調減招生計劃。
三🧰、推進人才供給模式改革
10.加強本專科專業大類培養。實施急需專業人才“中轉”改革🪭,在本專科中低年級設置專業規模調整窗口,從相關學科專業本專科生中選拔一批學生轉入急需專業實施接續培養🔌。設立急需發展專業課程改革專項,支持緊缺人才強相關學科專業內涵改革🎅🏽,提升急需緊缺人才供給速度🏎。
11.創新重點產業人才培養模式。聚焦服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所需人才🟢,引導高校打破院系、學科專業壁壘🌽,聯動校、企、政資源和力量💋🙆🏽♀️,匯聚一流學者與產業專家共建學科專業與實踐基地,實現跨沐鸣2🧑🏻⚕️、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教學與管理,引導相關專業學生深入了解掌握相關產業基本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12.分類建設人才培養平臺。支持高校依托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分類建設集成電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網絡安全學院、涉外法治學院等專業特色學院🧑🏿🏫。集中舉辦聚焦重大需求的急需領域人才培養專項班👨🏽🔬,構建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機製🤥,開展有組織人才培養。鼓勵開設貼近社會與產業需求的微專業、微課程,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多元化⛸、跨學科課程資源🏄,增強復合型知識結構和相關行業從業能力。
13.推動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推動職業院校與行業龍頭企業深化合作,共同製定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把崗位需求融入沐鸣2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通過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現場工程師、現代產業學院等🧑🏿🚒,推動龍頭行業企業全過程參與人才培養,深度參與專業建設與評價💅,促進師資雙向流動。
14.改革學位論文成果評價。鼓勵高校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推進學位論文評價改革,探索將工程新技術研究、重大工程設計🔌、新產品或新裝置等成果作為畢業生學位論文成果形式,推動以產線實踐創新驅動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工程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評價考核製度,重點評價研究成果是否在攻關產品中得到應用或落實。
四、統籌推進學科專業和招生計劃管理
15.激發統籌管理內生動力。各高校要增強學科專業調整、招生結構規模優化的內生動力,把緊密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需求作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重要契機🏣,強化以需定供的自覺性🧑🧒、主動性💂🏻♂️,更加精準匹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16.加強學科專業布局和招生計劃工作聯動。依托部市共建合作機製加強對全市學科專業布局和招生計劃的統籌管理👼🏿,促進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對接匹配發展需求。各高校要將招生結構規模調整作為優化調整學科專業布局的重要抓手,一體聯動布局🤧,聚焦和凸顯沐鸣2辦學特色優勢。各高校要“一校一案”編製學科專業布局和招生結構規模調整總體方案🚵🏻,並報市教委備案。
17.建立監測預警機製。開展本專科專業“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監測評估📌,建立有進有出的專業增減機製。對培養規模過大🧑🏿🦲、增長過快、社會需求明顯不足🏋🏿♀️、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偏低🌱、培養質量下滑🐦、辦學條件不足的本專科專業進行預警並提出整改要求🏸🖕🏽;對特殊的保護性專業⚛️🎄,確實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可予以預警整改並推進落實整改措施;對其余整改不力、效果不好的專業🤹🏽,以及連續5年未招生的專業予以撤銷處理。
18.完善評價考核激勵機製。健全差異化生均撥款機製🤚🏿,針對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分類確定學費收費🐊、生均投入☔️,引導高校擴大急需緊缺專業招生規模。加強激勵引導,設立人才培養結構規模優化調整引導專項🧑🏼🏫,對契合國家戰略和上海急需的高水平學科專業予以支持,對主動對接落實全市招生結構規模布局🤽🏼、人才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對接需求緊密⚛️、多元籌資辦學成效顯著的高校和學科專業給予支持🧙🏽♀️。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
http://edu.sh.gov.cn/xxgk2_zdgz_gdjy_12/20240315/c6d3c6a64eb5418da7c41f34e0174a5c.html